![]() |
![]() |
網絡上的變革每天都在發生,當我們覺得網站設計技術已經非常簡單和熟悉的時候。國外網站設計標準化的概念早已悄悄的形成和迅速“蔓延”,自2000年起,大部分新發行的瀏覽器版本都開始支持網站標準。主流的網頁編輯工具也開始全面支持網站標準,甚至一些軟件幾乎完全由XML文件組成,例如Dreamweaver MX。一些著名的大型商業網站開始采用網站標準來重新構建,另外一些則拒絕非標準瀏覽器瀏覽它們的網站。眾多的設計網站和個人網站更是標準推廣的先行者,紛紛轉向采用XHTML+CSS來建立。2004年2月4日XML1.1推薦標準正式發布,標志著網站設計的標準時代已經到來。 網站標準不是某一個標準,而是一系列標準的集合。網頁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結構(Structure)、表現(Presentation)和行為(Behavior)。對應的標準也分三方面:結構化標準語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現標準語言主要包括CSS,行為標準主要包括對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等。這些標準大部分由W3C起草和發布,也有一些是其他標準組織制訂的標準,比如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ECMAScript標準。 網站標準的目的就是: ·提供最多利益給最多的網站用戶 ·確保任何網站文擋都能夠長期有效 ·簡化代碼、降低建設成本 ·讓網站更容易使用,能適應更多不同用戶和更多網路設備 ·當瀏覽器版本更新,或者出現新的網絡交互設備時,確保所有應用能夠繼續正確執行。 對于網站設計和開發人員來說,遵循網站標準就是使用標準;對于你的網站用戶來說,網站標準就是最佳體驗。 遵循標準的網站與傳統網站的區別 傳統網站只是印刷媒體的延伸,設計目標是保證在4-6個主流瀏覽器版本中看起來一致。通常的特征是: ·以表格為基礎的布局。 ·內容與表現方式混雜在一起。典型的例子是<font>標簽。 ·垃圾代碼(非標準代碼)。 ·不易用的代碼。 ·語義不正確的代碼。比如<b>不解釋的話,你根本不明白這是字體加粗的意思。 而采用網站標準建立的網站是一個能夠接受各種用戶和各種設備的廣泛的交流溝通工具。一般特征是: ·語義正確的標識。即使用能夠表達含義的標簽。保證代碼可以在文本瀏覽器、PDAs、搜索引擎中被正確理解。 ·正確有效的代碼。通過W3C代碼校驗的就是正確代碼。 ·對人、機都易用的代碼。能夠接受廣泛的用戶和設備的訪問, ·用CSS分離表現層和內容。使代碼更簡潔、下載速度更快,批量修改和定制表現形式更容易。 |